首页 >  资讯 >  详情

时讯:品味遵义·静听时光|约定洛龙

2023-03-18 11:12:54来源:遵义发布

文 | 冯丽  ☊  播音 | 刘汉焜

我走在洛龙早春的阳光里,这座素有“黔蜀门屏”“北门要塞”之称、经历了600多年风雨的古寨,此时十分寂静。巷子的石板发出清凉的光,让我看见沉静中的欢喜、萧瑟中的繁华、落寞里的蓬勃。

我在路上来来回回,近300米长的街道全由石板铺成。石板在脚下,温和又沉静。我们在微风中交换呼吸,联通彼此,以往的岁月似乎就在这一刻复活。


(资料图片)

明清时期,成千上万的商贾在川黔经贸往来中,曾在此“歇马歇脚”,他们穿梭奔忙、休憩打诨、听戏喝茶。他们随意走进明朝时期修建的豪宅小院——“黑房子”,随意扫一眼门窗和梁柱楣上雕工精美的木雕图案以及由图案组成圆光门的堂屋大门,或蹲或站或坐地看长相俊美的“刘二嬢”咿咿呀呀唱着川戏,在围鼓声中从雕梁画栋、小巧玲珑的“黑房子”中款款走出。

抑或约一两知己到临水的吊脚楼,寻一幽静之地,在“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的意境里品茗聊天;在竹筒斟酒的推杯换盏里,说说“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的深情厚谊,然后在离别的微醺里,约定把最好的人间搬到这里。

如果恰巧有水滴落下,石板便会像镜子一样,照见天光、照见木楼、照见我。我当然知道,这不是水的光亮,也不是石头的光亮,这光亮来自时间和历史的沉淀,来自600多年来来去去行人的打磨,温暖又踏实。

古寨旁,奔泻而出的小花溪河静静流淌,绕寨而过。吊脚木楼依河而建,错落有致。吊脚楼上静听水流声,仿佛置身梦里水乡。

洛龙古寨依小花溪河沿北而建,分上下场,中间有一石拱桥相连。整条街道长近300米、宽约4米。街道两侧全是黔北仡佬民族风格的木楼,长三间、长五间、三合院、四合院、吊脚楼,几乎每一种仡佬族建筑式样都能在这里见到。门前则是一条2米多宽的风雨廊道,廊道的檐柱均有雕刻精美的石磉磴垫地,外观气派豪华,内饰奇特细腻。整条街道曲径通幽,显得古朴雅致。

我离开同伴,在吴家大楼、古四合院、戏楼等古建筑群里悠然行走。各个院落皆一楼一底,雕梁画栋,尤其窗户图案精雕细琢,做工考究,尽显当年的豪华气派。各个院子的雕刻又有所不同,二龙戏珠、八人分饼、九龙治水、十牛耕地等,无一不惟妙惟肖;麒麟飞天、双狮驱邪、蟾蜍吞宝等,无一不形象逼真。

戏楼是古寨的中心,戏楼的正对面是“龙图腾”的石刻图案。戏楼两边的回楼外侧有一副醒目的对联,右侧:龙桥虎窟,左侧:落龙长圣。戏楼上的戏台和茶楼仍保存完好。

站在戏楼前,我似乎听见有薅草歌隐隐传来:“它的身段九十九丈长,搭过九十九匹岭,盖过九十九道梁,头在峨眉山上打瞌睡,尾在洞庭湖内歇阴凉……”

关键词:

[ 相关文章 ]

[ 相关新闻 ]